专硕火的背后请多一份冷考虑

点击数:973 | 发布时间:2025-05-03 | 来源:www.zhitgx.com

    ●国家政策扶持让专硕不再“低人一等”

    1、学费、补助、奖学金相同

    国内原有研究生招生按经费来源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一直是“自筹经费”之列,而且一些院校的专硕是没奖学金和补助的。因而,“自费”、“无奖学金”好像成了专业硕士“低人一等”的标签。但从2014年起,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一块纳入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与奖助学金机制。没了“公费”一说,学硕和专硕达成了真的的平起平坐。

    2、毕业后学历含金量相同

    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硕一样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和专业证书“两证”,然而在职专硕只能获得学位证书。但从2010年起,不少学校在职专业硕士也可以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双证”。同时因为专业硕士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强,再加上有的高校已经达到了专、学硕士1:1的招收比率,政府和学校的看重程度让专硕的含金量得到提高。

    ●不同教育形式要符合我们的进步方向

    1、进步方向不同

    学硕是搞学术研究,考研专硕是看重实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2016考研人仅仅了解这类是不够的。对于以后的进步,学硕研究生要在在校期间多重视实习和有关专业兼职。而专硕虽然实践性得到认同,但假如以后计划考博的同学要认真考虑,专硕的考博周期时间短,非常紧张,不能直博也不能提前攻博。因此明确自己以后的进步方向才是要紧的。

    2、导师规范不同

    由于大多数院校的专业硕士培养是两年时间,即一年在学校学习,第二年就进行社会实习。因此在导师的配置上与学术的单一导师不同,其实行的是“双导师”管理规范:校内一个导师,校外一个导师。如此的形式有利也有弊。更多的是考察专硕研究生的自主自律意识,毕竟校外导师不会像校内导师一样的“全日制教学”。

    2016考研,只有分清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对其优势和弊端做到心中有数,才不会在考研新掀起的热潮中随波逐流。对于考研专硕热多一份冷考虑,一直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